7月14日 真丟人!-雅各書4:4-12

經上說:『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4:6

驕傲是魔鬼叫人抵擋神和遠離神的武器。『創3:4 蛇對女人說:你們不一定死,5 因為神知道,你們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如神能知道善惡。』

亞當和夏娃因為聽從魔鬼的誘惑而犯罪了並承當他們犯罪的後果與神隔絕,也破壞了他們夫妻之間的關係,他們與土地和工作的關係(地長出荊棘和蒺藜,他們要汗流滿面纔得糊口,直到你歸了土。- 3:18-19)

今天這段經文教導我們三種的謙卑: 

1)謙卑的認罪 – 4:8-9 – 認罪悔改 – 潔淨你們的手(行為),潔淨你們的心

2)謙卑的順服 – 4:7 – 抵擋魔鬼和牠的誘惑,魔鬼就逃跑

3)謙卑的態度 – 4:11-12 – 不論斷弟兄

感謝神藉著祂的話語常常提醒我們。也感謝神聖靈在我們心裡不斷指示我們進入神的真理裡面,也給我們能力可以靠主行神所喜悅的事。 

_______

今天靈糧透視第一句話“雅各強調要抵擋試探,這符合他對基督徒的行為更廣泛的教導。”這是回應雅各4:7“故此你們要順服神。務要抵擋魔鬼,魔鬼就必離開你們逃跑了。”

這裡的試探(temptation)與試煉(trial)不同。試探temptation就是誘惑,只能是魔鬼撒旦的行動,包括世間的誘惑。但是,試煉trial則是正面詞,神為了讓我們成為祂合用的器皿,會試煉我們。

正如雅各書4:6所說:“但他賜更多的恩典,所以經上說: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這裡經上所說,指的是箴言3:34。

神是先給我們恩典,然後才要求我們“順服神”“抵擋魔鬼”。由於我們順服神。魔鬼才怕神而不是怕我們,才必離開我們跑掉了。我們生活在世間,時時刻刻面臨各種世間的誘惑。基督徒要抵擋這些誘惑是不容易的。例如,當我們聽到與自己不同的意見,就火冒三丈,這是中了魔鬼的試探;我們不滿足於一日三餐簡樸生活,而要過排場宴樂的日子,也是中了魔鬼的試探,等等。

求主時常提醒我,在主面前自卑,不僅要聽道還要行道,不要論斷別人,過謙卑敬虔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年2月28日 每早晨都是新的-耶利米哀歌3:19-26

22 我們不至消滅,是出於耶和華諸般的慈愛;是因他的憐憫,不至斷絕。 23 每早晨這都是新的;你的誠實,極其廣大! 24 我心裡說,耶和華是我的分;因此,我要仰望他。 25 凡等候耶和華,心裡尋求他的,耶和華必施恩給他。 26 人仰望耶和華,靜默等候他的救恩,這原是好的。 神憐憫悖逆的以色列人,在管教他們之際仍然充滿慈愛,在嚴厲中仍然顯出祂的恩典。 耶利米確知神的慈愛和憐憫從來沒有斷絕過。祂樂意將救恩賜給那些尋求他的人。這救恩是包括與永恆和現實生活有關的事。...

2021年2月27日 不再是你自己-加拉太書2:14-21

11 後來磯法到了安提阿,因他有可責之處,我就當面抵擋他。 12 從雅各那裡來的人未到以先,他和外邦人一同喫飯;及至他們來到,他因怕奉割禮的人,就退去與外邦人隔開了。 13 其餘的猶太人也都隨著他裝假,甚至連巴拿巴也隨夥裝假。 要明白「不再是我」的真理,必須把加拉太書整章讀一讀。保羅提到因信稱義的問題。特別提到神的救恩臨到外邦。...

2021年2月26日 面對懼怕-詩篇56:3-11

大衛在被膏立為王之後,處境並沒有變得更好,而是跌宕起伏,受到掃羅王與非力士人的迫害、捉拿。大衛寫這篇詩歌時,正在受到非力士人的追趕。但是,大衛不像我們普通人,在艱難時刻首先想到困難的處境以及如何靠自己的聰明躲過敵人與困難。大衛在這艱難時刻,首先想到的是神的應許、保守,以及大衛對神的讚美。這是我們今天得到的第一個功課。就是,在困難時,不要埋怨神,而是讚美神, 堅信神會幫助我們脫離險境。...

2021年2月25日 凡事禱告-腓立比書4:6-8

今日的靈修經文,保羅教導了我們兩樣事:   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神。神賜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裏,保守我們的心懷意念。 凡神所喜悅的事-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好德行的、可稱贊的...我們都要思念,都要去行。賜平安的神就必與我們同在。   保羅不但言教,還有身教。他說:“你們在我身上所學習的,所領受的,所聽見的,所看見的,這些事你們都要去行。”(腓4:9上)  ...

2021年2月24日 永不孤單-傳道書4:8-12

傳道書在這裏釋放出“日光之下凡事都相對”的道理。我們作為中國人基督徒,有幸既可以學到聖經的智慧、猶太人智慧,還有我們固有的中國人智慧。這裏談到, “有人攻勝孤身一人, 若有二人便能敵擋他;三股合成的繩子,不容易折斷。” 與中國諺語相同:“一根筷子易折斷,十根筷子抱成團。”“ 同舟共濟,相濡以沫 。”...